第1125章 启泰线铁路-《原始文明成长记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最后一种陆上桥,这个纯粹用来减缓坡度用的。

    至于那两座跨水桥,难度也不算大,现在的汉部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造桥经验,尤其是这种跨水桥的经验最是丰富,而且这段路的两座跨水桥都不算大,一个跨度只有六十米,另一个也不超过两百米,最多在水里立几根桥墩,这桥就没问题了。

    而此时的游伏,则是带着一批工匠,正在二段工程的一号隧道处。

    事实上,从第三段出来,就已经可以算作是泰钢郡的境内了,但整个泰钢郡还下辖三个县呢,分别是平岗县、黄屏县、和金水县。

    所谓的跨水桥,就是横跨河面的桥梁,这个比较容易理解;另一种峡谷桥,则是专门用来跨越峡谷用的,比如两个山崖之间的峡谷那样的地形。

    其中的黄屏县最靠北,此地有一串山脉,盛产黄铁矿,因山体呈现黄色,而且是汤部落曾经最靠北的一条屏障,所以被称为黄屏县。

    不过到这里依然不算终点,因为第四段路线这里还有几条副线,比如通往泰钢郡郡城的线,还要再修一段路,把泰钢郡到磐石郡的铁路连接起来,这样就能跟西边的汤磐线连接起来,使承康郡出发的火车,可以直接到达拓海郡对面的汤城郡,相当于画了个大圈。

    这十三座桥中,公里数最多是,是那五座陆上桥,不过这几座桥虽然加起来是最长的,但也是最容易建造的,因为桥和桥墩本来就在地面上,不管是运输材料,还是搭设脚手架,都是非常方便的。

    原始的大山里有的是草木,根本不担心羊没有吃的,只需要防备有野兽偷袭就好。

    不过那些跟着游伏的队员们也都装备了武器,没有火枪,但是长弓和弓弩却不少,大多数人还带了刀剑,队伍里携带的许多工具,也是能当武器用的,安全上也没问题。

    队伍已经在一号隧道这里观察两天了,工程师们还在讨论着施工方案,而收到罗冲让把铁路施工队分出去一半的命令,游伏也二话没说,立刻派了个人去给后面的筑路队送信传令,而他自己则是找到了地质考察队里的头头,也就是那个决策施工方案的工程师。

    “杨信,隧道的施工方案确定了没有?队伍都已经在这荒山野岭待了两天了,什么时候能开工啊?!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